在新时代背景下,法治政府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,更是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关键途径。凤凰网陕西法律服务频道深入探访发现,法治之美正悄然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三秦大地。
一、依法行政: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
陕西省通过完善权责清单制度、规范行政执法程序,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,群众办事“最多跑一次”成为常态。西安市未央区居民王女士感慨:“现在办理房产过户,手机预约、窗口一次性办结,再也不用在各个部门间奔波。”
二、民生立法:用法治保障美好生活
针对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,陕西省近年出台《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》《陕西省学前教育条例》等地方性法规。在汉中市,通过立法建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,使数万建筑工人不再为“讨薪难”困扰。法治正在成为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坚实盾牌。
三、矛盾化解:构建多元解纷机制
全省建成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(站)1.2万余个,人民调解组织年均化解纠纷10万余件。宝鸡市创新推出的“院落议事会”制度,让邻里纠纷在茶香笑语中消弭。这种“枫桥经验”的陕西实践,让法治既保持威严又充满温度。
四、监督问责: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
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公示、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,陕西持续规范执法行为。2022年全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800余件,纠错率达12.5%,倒逼行政机关不断提升执法水平。有群众表示:“现在遇到执法问题,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,处理结果也会及时公示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
五、普法惠民:法治精神深入人心
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已覆盖全省所有村(社区),咸阳开展的“法治夜市”用相声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。这种“浸润式”普法让法治从纸面走向生活,从殿堂融入街巷。
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推进,正在让每一个陕西人感受到: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温暖的守护;不是遥远的理想,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。当法治成为每个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时,那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,正是法治之美最动人的呈现。